Courier Station


2009


composite materials


光復校區學生活動中心後方【已撤展】


「建築繁殖場」以高度落差不一、方向縱橫錯落的木作平台,重塑原有場域氛圍。以不同方向性延伸之平台及入徑,引導師生、民眾進入此場域,轉而踏進藝術中心,親近藝術。夜間散發溫黃燈光的燈桶椅提供師生停留及休憩之用,平台的設置聯繫了藝術中心周圍四件不同材質、風格各異之藝術品:謝茵﹝蛋﹞、黃步青﹝水‧蓮﹞、張忘﹝知了﹞與艾樂弗﹝祈禱﹞,同時協助觀眾重新建立觀賞作品的角度。不同遊走於樹群間的大小平台,開展出多元的使用功能,讓使用者在此表演、團聚、分享,進而與藝術中心產生連結。建築繁殖場以「後花園」為創作概念,試圖將此一空間從被使用者遺棄的狀況轉化成為一個「逃逸」的出口,一個供使用者身心「休、養」的「後花園」。依藝術中心辦公室後窗階梯建構出具高度及闊度的平台,以向外延展及向上開放的不同空間屬性分別接納及包覆使用者。向外開展,高度不一的平台接納觀眾進入鳳凰樹下空間,或躺或臥。向上開放之平台因著高度而有相當程度的隱密性,平台上的空間建置適於躺、坐、欹、靠的木作,當觀者進入此空間時,可恣意而為。此場域向上開放的空間性同時也讓使用者有著被包覆的安全感。達到「休、養」的目的性。


Artist


建築繁殖場   Interbreeding Field   1999~

「建築繁殖場」,1999年成立於台南藝術大學,由該校建築所教授呂理煌領航至今。「建築繁殖場」以各式「材料」為師、「身體『操作(Making)』」為方法,擷取每代成員之自主性及差異性為作品屬性之發展因子,不斷開拓「場域可能性」及「空間衍生性」。「建築繁殖場」重視「空間氛圍」之形塑,以其創作重新連結、轉化「使用者」與「環境」之間的互動,重新開啟「使用者」對「環境」感知的能力,並建構記憶。...More